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每至深秋南京钟楼人都会举家游览,这些年经过精心培育,“飘红”期延长到每年的12月中旬,游人出游观赏红叶更自由了
去栖霞山游玩可从市区的汉府街(总统府门口)起点站,乘莫南线前往,终点即到,票价:2.50元,每天清晨6:00市区开行首班车,下午19:00末班车从栖霞发车 也可从南京火车站乘南龙线、南上线前往,不过到栖霞山不是终点站,可别坐过了站,误了游玩哦,从市区到景区约40分钟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据古文献记载,这里曾有过一尊很精致的佛像,堪与云冈和龙门石窟媲美 但由于这里的石质属石英砂岩,易于风化,又经明代太监争修,致使这里佛像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1925年起,栖霞寺信持若舜等人用水泥把全部造像涂缮佛龛四一新,并“施唇以朱,画眼以墨”,以便观瞻 佛像有坐有立,姿态各异,造型精美 但由于长期风化,雕像中许多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甚为遗憾,特别是十年动乱,佛龛中佛像的头百分之百的被“革命”了,观后不知该说什么好,惋惜和心痛伴随着游人 岩壁上还有宋游九言所书的“古千佛岩栖霞寺”七个楷书大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