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周敦颐的理学,怀素、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以及古老的“女书”,是潇湘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的重要源流 舜的开明治国、任人唯贤,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怀素草书的狂放不羁,柳宗元深刻的惜民爱民思想和“女书”的神秘莫测无一不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 ——舜文化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 舜帝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尚书》开篇所记的核心人物,联系到舜帝一生耕、陶、渔的生产活动和玉蟾岩出土文物的稻谷、陶片和鱼骨螺壳等堆积物,可以肯定永州就是舜帝当年率领他的部族从事耕、陶、渔等生产活动的地方 永州远古文明是舜帝文化的时代背景和依托空间,舜帝文化是永州远古文化的突出环节和标志性部分,舜帝文化是炎帝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 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 《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在九嶷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嶷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 一代伟人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更使九嶷蜚声中外
千百年来,舜文化孕育着永州这块秀美的山川,润泽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九嶷山舜帝陵已成为跨越时空、凝聚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大纽带,成为华夏子孙心驰神往、谒陵祭祖的圣洁殿堂
——古稻作文化1995年11月18日,考古工作者在道县玉蟾岩遗址发掘时,突然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的钙质胶结物 当中国农业大学水稻专家张文结教授敲开胶结物时,发现里面竟嵌有一粒黄澄澄的稻壳 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有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喜悦!因为这一敲,敲开了水稻历史之门,敲开了远古人艰辛生存的历史!玉蟾岩先后发现的4粒稻谷壳,经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以前,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 这一惊天大发现,将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探讨时间,一下子从八千多年前推至一万四千年前!
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麻拐岩,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距县城16公里 岩洞文化堆积保存状况良好,蕴含着大量由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转变的信息 1996年2月,道县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3月,玉蟾岩遗址又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7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蟾岩,正成为国内外科学界和史学界关注的焦点
玉蟾岩出土的古栽培稻壳、新旧石器、陶器等文物足以表明,永州在一万二千年前就有了相对成熟的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业,当时的远古先民已在此有了辉煌的远古文化 永州远古文化的出现,向传统的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说及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原说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湖南省社科院炎帝舜帝文化课题组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一万年,甚至一万多年;其源头不在传统所说的黄河和中原地带,而是在湖南省永州地区
——柳文化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 授校书郎,后调任蓝田尉,升任监察御史里行 唐顺宗继位(805),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洲司马 十年后改任柳洲刺史 客死柳洲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 一千多年前,奇异的永州之野造就了柳宗元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而千百年来柳宗元的永州奇文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已成为名扬千古的不朽篇章 柳宗元,不愧是永州历史文化的开拓者!他以其独树一帜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文学造诣,深深赢得了永州人民的爱戴 当您踏入永州,拜谒柳子庙,寻访柳宗元踪迹,领略永州奇异山水的时候,您将再次感受到这里厚重的柳文化底蕴
——瑶文化瑶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永州这是一部色彩斑斓的瑶族百科全书 境内瑶族人口达四十余万,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其先民早在秦汉时期,以北方尤人进入黄河、长江流域的湖广一带 宋、元、明、清时期,大批瑶民自南岭南麓等地不断徙入江华 明清时期,永州地区的江华、永明、道县、宁远、蓝山的许多山地成为瑶民的聚居地
瑶民“依山险而居”,登山惟恐不高,入林惟恐不深 “南岭无山不有瑶”,在南中国最大的山地——南岭腹地,有瑶族人口聚居最集中、地域最广大的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有神秘的瑶族发源地——江永千家峒,有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原始自然风光和瑶族风情……
——理学文化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道县久佳乡楼田村人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学生 周敦颐散文名篇《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成了不少人士的励志名言,由他开创的理学更是影响深远
周敦颐的故乡道州濂溪是潇水的一条支流,其上游有一座神奇瑰丽的岩洞——月岩 明代著明旅游家徐霞客由衷地发出赞汉:“永南诸岩谁最?道州月岩第一!”据说,濂溪先生曾在月岩读书、静养、悟道 “悟为月岩”,有人认为他是受月岩盈亏圆缺的启发,而写作《太极图说》,构想出这个宇宙本体及形成发展的图式的
如今,月岩已成为旅游胜地 道州也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周敦颐后裔寻根访祖的热点
——碑文化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 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为湖南之冠 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
碑文化是永州的特色,也是永州的骄傲 全省14个地州市列入湖南省文物志的历代碑刻56块,永州就独占16块 在永州2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单是摩崖石刻就有浯溪、朝阳岩、淡岩、月岩、阳华岩五处 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碑林中,唐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有五百零五方,涉及书家三百余人,览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 可以说进入浯溪,就如进入了一座古代书法艺术的殿堂,让你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永州独特的“碑文化”,成为古老潇湘大地上一个永不熄灭的文化亮点
——女书文化“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 千百年来,只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 “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1983年,江永发现“女书”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后,引起轰动 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深入江永考察、学习、发掘 近年来,永州积极实施抢救和保护女书文化工程,通过兴建女书文化村,建立女书博物馆,组织开发女书工艺品,发展女书文化产业,使女书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草书文化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零陵郡(今永州市)人 怀素7岁时到零陵县城河西20华里之外的“书堂寺”为僧,后到东门外的“绿天庵”为僧 自幼对书法怀有浓厚兴趣,经禅之余,勤学书法 因无钱买纸练字,就在寺旁空地种下许多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庵为“绿天庵”(在今永州芝山区高山寺后侧) 经长期勤学精研,秃笔成堆,埋于山下,名曰“笔冢” 旁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 前人评其书法,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所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他的草书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 他的字若行云流水,李白曾诗云:“草书天下称独步”
怀素圆寂后,有人在零陵为他建了塔 据清修《零陵县志·古迹》记载,此塔在零陵县城东门外,后人又将他的草书刻碑,置以小亭 现永州的绿天庵、浯溪碑林、高山寺都留有怀素的遗迹 永州现存怀素的作品有《干字文碑》、《瑞石帖》、《秋兴八首》等,属中国书法珍品
永州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是湖南直达两广、两南(海南、大西南)和港澳的主要通道 湘桂铁路横贯东西,322国道、207国道及九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 永州机场已开通长沙、海口航线 衡昆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与湘桂铁路在市区形成新的铁路枢纽 正在规划中的贵(阳)福(州)铁路将横贯永州中部
近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7.81亿元 永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海内外朋友来永州投资提供了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合作领域
迈入新世纪,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战略构想 就是要把永州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生态优良、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真正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副其实的“锦绣潇湘” “十五”期末,初步形成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基本框架 新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思路,必将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永州独特优势的发挥,创造永州更加辉煌的明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