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登山,从山脚舍车步行,过迎仙桥,进“鸣凤胜景”坊,途径“第一天门”、“二天门”和“三天门” 攀上天门,即可见古朴庄重的“太和宫”大门 联云:“画栋连云,只占青山三亩地;朱楼映日,别开绿野一重天” 入寺门,再过棂星门,可见巍然屹立的砖城,其长约数十丈,略似皇家紫禁城 沿阶进“城”,迎面高高的台阶上,便是太和宫的中心建筑,著名的金殿
金殿是道教太和宫的中心建筑,高6.7米,宽、深各6.2米 金殿的梁柱斗拱、门窗瓦顶,殿内的供案、帏幔和真武帝君造像,以及匾额、楹联,皆用铜铸成,重约200吨 它精细地模仿重檐歇山式的古典建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殿内供奉的真武帝君坐像,丰姿魁伟,长相庄严 两侧的金童、玉女形象恭顺 特别是持剑肃立两旁的水火二将,形象威武,性格勇猛,其铠甲衣纹,精雕细镂,铸工精美
金殿是明代万历年间(1602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均县武当山天柱峰太和宫和金殿所建,至今已有390年了 明末拆掉后,又于清初由吴三桂重建 此后200多年来,虽经风雨剥蚀和地震考验,气势轩昂的金殿依然屹立山巅 前几年,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殿宇,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受到更好的保护 金殿公园堪称是一座古代冶钢艺术陈列馆:殿内有铜铸的七星剑,且置一小钢亭,殿前竖有七星旗,园内“明钟楼”上悬挂着一口大铜钟 此外,还有铜铸的金犴等等 大铜钟铸于明代永乐二十一年 它高2.2米,口径周长6.7米,壁厚15厘米,重约14吨,是昆明现存最大的铜钟 钟上铸有“大明永乐二十一年岁在癸卯仲春吉日造”等字样,为公元1432年所铸,至今已有560年的历史 起初,它置于昆明城南丽门西面的宣化楼 3年前拆除城楼时,移至古幢公园,前些年又移到这里,并拨款于1983年修建了这座钟楼 它是鸣凤山上的最高建筑,登楼四望,视野极阔,是东郊远眺的理想之地 从前,巨钟用于报时、报警,声传20里 相传,当日铸钟,困难重重 这时,恰有一位技艺高超的神异工匠来到昆明 在他指点下冶钢灌模,终于铸成这口巨钟 试敲钟那天,工匠辞行回去,行前他嘱咐敲钟人:“你们要在估摸我走到百里之外时,才可敲钟 ”谁知敲钟人等待不及,工匠才走了20里左右便敲钟,结果钟声只能传至20里,否则,便可传至百里之外
金犴原置盘龙江畔的井宿祠 从前,盘龙江经常泛滥成灾 古人迷信,以为这里“蛟汛为患”,清代便铸了这头金犴,让这似牛非牛,独角伏地,昂首视江作欲斗状的怪兽 镇蛟安澜,护佑百姓 后来,井宿祠改作学校,便将金犴移至金殿公园保护起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