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因其从正面看酷似“人字型”而得名 经过三年多的挖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300多件石骨器制品 据了解,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十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专家推断,这些石骨器应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
经过古地磁测定和现场观测,专家认为,繁昌人字洞遗址应该是距今约200到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人类活动遗址,是欧亚大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聚集点
1998年9月至11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安徽省考古部门组成的发掘队,对人字洞进行了首次发掘,在面积近50万平方米、厚达16.7米的遗址上、中段堆积中,共发现早更新世早期石制品30多件、骨制品10多件和各类哺乳动物化石60余种 出土的石制品有石核、石片和刮削器 其打制方式均采用最原始的锤击法 所用石料以黑色铁矿石为主,约占总数的85%,其次有燧石、石英片麻岩等共计近10种 石料的多样性是判断人工制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出土的10多件骨制品上的打击点甚至极其细致的修理疤痕都清晰可见 经专家鉴定,确认是早期人类文化遗物 在庆贺著名古人类学字贾兰坡院士90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人字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和骨制品得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国内专家的一致肯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