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东南部侗族聚居的地区观光游览时,常会看到山寨中、村落旁突兀着一种宝塔形的建筑物,它以杉木作料,不施一钉一铆,柱、枋的横穿、斜挂、直撑,一律采用接榫与悬柱结构,牢固又严谨
侗家人历来是同姓聚居,一寨一姓建鼓楼一座,一寨多姓则建多座鼓楼 外人来这里做客,可根据这族姓象征物来分辨当地居民族姓情况
侗寨鼓楼或独立或连接并排,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却又彼此有别的建筑风貌,成为赴黔旅游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鼓楼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四根衬柱 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称之为鼓楼 鼓楼是由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行设计,没有图纸,数百根梁、柱、仿的尽寸全凭心中黔算 整体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榷衔接,不用一钉一铆,上下吻合,采用柱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 鼓楼造形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乃至十余层不等 一般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为顶尖部,由一根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套上陶瓷宝珠,呈葫芦型,犹如落尖,凌空而立 顶盖多为伞型,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状 中部为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 楼植有四角、六角、八角,每方糖角均为翘角,并雕塑禽兽,神形兼备,校期如生 翘角层层叠叠,重棺而上 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极为壮观 植板上绘有龙凤鸟兽、古今人物、花草鱼虫以及侗族生活风俗画,玲拢雅致,五彩绞纷 底部多为正方形,楼四周设有木质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圆形大火塘 鼓楼建筑独特,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联合国机构一官员称赞说:“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齐心的表现 因此,有侗寨即有鼓楼,或以房族修建,或几个姓氏合建 全县共有鼓楼321座 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最为集中,人们称之为“侗寨鼓楼群”;坝寨乡青寨鼓楼是县境内现存历史最久的鼓楼:岩洞乡述洞村的独柱鼓楼,是目前仅发现且保存较完整的奇特鼓楼;肇兴乡纪堂村两座鼓楼,造型最美,1982年2月13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且纪堂建楼高师最负盛名,凯里金泉湖八据、八角、十七层、高三十三米的鼓楼和北京中华民族园、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的鼓楼,都出自陆文礼等建楼高师之手 鼓楼多建在寨中央,与戏台、歌坪相结合,是集会、议事、文化娱乐的好场所 鼓楼雄伟壮观,裴声中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旅游生活中最温馨的一章 它含着深情的微笑,代表着一个民族,屹立在锦秀中华的大地之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