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胖鼓楼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村,距县城23公里 原建于清,几经寨火,现存鼓楼为1943年重建 鼓楼呈正方形,纵横12米,高13米 正中4根合围大柱直达楼顶,作为中心支撑,四周配12根副柱,形成三开厅堂,近千条边柱、挂柱、穿枋、抬梁横穿直套组成整体框架,鼓楼分楼身、楼盖两大部分:楼身四周镶嵌木板、栏杆,楼内设厚木长凳、平台,楼中心是火塘 楼盖为歇山式,共9层,楼檐逐层内收的梁枋和金瓜柱支撑层层挑出的重檐,如宝塔状 每层均飞檐翅角,白色封檐板上绘饰花草鱼鸟图案 楼顶复盖青瓦,楼脊中央塑双鸟花型 整座鼓楼结构严谨,古朴浑厚
鼓楼前是石板镶嵌的旷坪,宽约1亩 鼓楼对面是戏台,左侧为光绪23年立的马胖村规民约石碑,是侗乡古代治安法规的珍贵实物




马胖鼓楼素为人称道,其美不在于华贵绚丽而是古拙朴实 它选用的建筑材料在侗乡随处可寻,靠本色、“原汁原味”取胜;结构上不搞繁琐杂沓,呈现的是朴实明快;它不求组部的精雕细凿,便少了小家子气的落落大方;它不涂抹大红大紫,高洁、淡雅自现于朴拙中见精巧,在平淡处显高雅,也许就是马胖鼓楼突出的建筑艺术特色
马胖鼓楼尤贵于和谐美 远处纵目,鼓楼和鳞次栉比、千姿百态的民居木楼相互映衬,融为一体;其如宝塔般耸立的楼盖,则像一株枝繁叶茂勃勃生机的“巨杉” 近观,它不像那种高门深院的宫殿壁垒森严,给人以压抑之感,鼓楼开放式的结构,朴实的造型让人感觉的是平易亲切、宽厚热诚 其檐板上绘制和楼脊上雕塑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奇珍异物,寄托着侗民崇尚自然、物我交融的美好愿望
鼓楼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更令人叹绝 鼓楼居中,“诸山来朝,势若星拱,踞其中以望,凡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之语,花之香,兽之走,鱼之游,以极万类,举熙熙然回巧献技,无不目悦耳娱,心旷神怡 每盛夏高秋,无少长,辄科目赤脚,咸集于斯,或手挥丝桐,或口吹芦管,歌者歌,浴者浴,风者风,乎如无怀葛天之民 ”(民国版《三江县志》)大千世界,“天人合一”,其乐融融,令人仿佛置身桃花源仙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