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父子抵儋之初,为州官张中所敬重,住官房,嘱官粮 第二年,即宋绍圣五年四月,朝迁派出湖南提举董必武赴广西察访途中,在雷州得知东坡居儋州官舍,便派人前来将东坡父子逐出 东坡父子无室可居,处境十分凄凉 当地百姓见状,十分同情 当苏东坡决定在城南的桄榔林中买地建房时,"邦群(即张中)畚,邻里通有无""儋人运甓畚土助之""十数学生助作,躬泥水之役" 在众乡亲的帮助下,仅一个月,即绍圣五十年五月间,三间茅屋落成 尽管周围荒芜,蚊蚁滋生,环境恶劣,但诗人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由于茅屋处在"竹身青叶海棠枝"的热带乔木桄榔林中,东坡在宽慰之余,便将茅庵命名为"桄榔庵"并题《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谪于儋州,无地可居,偃息于桄榔林中,摘叶书铭,以记其处 "当年,苏东坡帮助乡亲们打了一口水井,泉旺水甜,乡亲们命名为"东坡井" 数百年来,清甜的井水从未枯竭过
元代延佑四年(1317年)春,佥海北海南肃政廉访司事大都军行部至此,见无祠,便在桄榔庵原址构堂三间,作"东坡祠" 明代,桄榔庵旧址依然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州韩佑在旧址上建祠苏公,清道光丁未年(1847年),州城绅耆邢德、李文彬五人发起新建正殿五眼,讲堂五眼,头门三眼




桄榔庵是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的乡间生活的写照,也是大文豪同儋州人民鱼水深情的重要象征,历代对其多次修葺扩建,足见人心 今天,儋州市人民政府拨出款项,绘图设计请能工巧匠,修复桄榔庵,陈列有关苏东坡的历史文物,以再现其父子居儋实状,寄托海南人民对苏东坡的永久的缅怀和纪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