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开平建筑史上的兴旺时期,全市各地普遍建造碉楼,主要是“籍避社贼之状”,即为“防贼” 各方匪贼把富裕的侨乡当成“生财之地”,经常打家劫舍,此外洪水泛滥 于是海外华侨和故里的乡民联合起来,以数家或以村为单位,集资建造公用碉楼,较为富裕的华侨、归侨则独自兴建碉楼,作为防涝和防盗之需 而在建造的过程中,也有意识、无意识的仿造了国外的各种建筑风格 碉楼建造高峰期全市多达3000多幢,后由于诸多原因大量废弃,现存1466幢,分布不同城市和乡镇 其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冈、塘口、蚬岗、百合等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kam.cn/11381.html